经过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,中国民营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,从“地下”家庭小工场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的升级,竞争也越发激烈。但如何构建与之匹配的现代民营企业文化,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家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构建现代民营企业文化,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一、融合现代企业文化要素
现代企业文化具有拼搏奋进、民主决策、集成管理、理性宽容和实现人本价值等特征。家族企业文化具有任劳任怨、家长(“企业家长”)决策、情义宽容和实现光宗耀祖的特征。
要将现代企业文化要素融入家族企业文化之中,建设成有家族企业文化要素的现代企业文化,要求企业必须痛下决心,把血缘、情缘的家族企业文化理念,转化为业缘、事缘的现代企业文化核心要素,但并非把家族文化全盘否定,是扬弃和融合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传承家族企业的优秀文化因子,更好地使家族企业蜕变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。不然的话,为什么世界500强企业中,有三分之一是家族企业。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,研究其原因就是有一个融合家族文化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企业文化。
二、改变经营管理的行为模式
民营企业大多是以亲情关系为基础,实行情投意合的家族人员结合而逐步发展起来的。这种以血缘、亲情为基础的“情投意合”型的人合企业,往往难以达到资本最大限度的组合,从而在规模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。而股份制企业是以资本组合为基础的资合企业,出资人之间一般是“论资排辈”关系,即是以出资金额的高低比例确定“资合”关系的地位和权利。
以资本为纽带组成的资合企业,超越了人合企业在资本整合利用上的限制,彻底打破了“家企不分”、“族企不分”天然封闭的行为模式,解脱了企业融资的障碍,突破了企业的规模性发展。民营企业从“情投意合”走向“论资排辈”,即使主要出资人仍有血缘、亲缘关系,但是彻底改变了企业的行为模式,从血缘、亲缘权利行为模式转向资本、股份权利行为模式。
三、建设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
民营企业家由于善于捕捉市场机会、有很强的人际关系能力、有卓越的领导才能,使他们养成了战无不胜、攻无不克的观念,进而产生有可能盲目自信、狂妄自大等心态,这种观念和心理态势导致企业家权力集中、独断专行、随意性大,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。
上规模的企业恰恰需要从人的本性如需求、平衡等出发,以关心和满足人性需求为基础,激发人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的企业文化。特别要创建一个开放、平等、宽松、积极向上的软环境,以最大限度地尊重人、关心人、依靠人、凝聚人、造就人、培养人为宗旨,以此来引导、约束、统一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、意识、心理及行为取向。同时,充分运用激励手段,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。重要的是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,实现激励体系多维化发展。
四、构建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
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民营企业追求的目标,但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不能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,如果损害了社会利益,即使取得了利润最大化,从长远来看企业也会失去社会的信任,最终会使企业长期利益不能达到最大化。因此,民营企业都要构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型的企业文化,主要包括经济责任、法律法规责任、伦理道德责任、慈善捐助责任及其他社会责任。
五、建立双赢的竟合机制
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经营中,普遍存有“非友即敌”的竞争观念。其实,企业的竞争并非你死我活,而是存在着互惠互利、优势互补的关系,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合作。况且一个行业有成千上万个企业,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,就必须放弃相互诋毁、相互攻击、相互欺骗,一心想打垮同行的观念,树立一荣共荣、一损共损,实现双赢的观念,建设一个共生型的企业文化体系。企业构建共生型企业文化应要做到:企业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鼓励相互竞争,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,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,共同进步;竞争对手之间不要相互排斥,造成两败俱伤,而是相互促进、共同提高,形成双赢。
现代企业文化是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体,既有西方文明的底蕴,也有东方文明的内核。民营企业文化创新要做到吸收借鉴,坚持自我,在坚持自己优良文化的基础上,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,不断吸收与借鉴外部优秀的企业文化精髓。同时,要不断同化与吸收企业亚文化,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,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,对自己的文化加以提升。
返回列表